反而映入眼簾的是幾張很日本味道的畫,都是手繪的啊,看得出畫的人的心思!再看看餐牌內頁繪著一個手捏著壽司飯的日本師 父,頭微微的低著,專心地做著一件要緊的事兒,那雙短短的大眉不正就是我眼前的文師傅嗎! 嘿,可有趣得緊,這麼有人味的小店居然就在熙來攘往的街市旁,原來「個性」不一定要像一回事兒的放在藝術館買票看。這麼日本味的小店,一定要談談他的味道 何來。
18歲入行,做過酒店會所的西廚, 後來廣東菜,越南菜,韓國菜 ( 怪不得會有越式香茅豬扒和韓式辣味泡菜出現在餐牌內 ) ,最後在日本北海道學藝之後便在新墟開了這間日本料理,一下來便五年。師傳對烹調食物的熱情,一直沒有停止過 : 「客人吃過東西後告訴你他喜歡你的手藝,並且能常常創作新東西,這就是最大的樂趣和滿足感 !」望著他喜孜孜的眼睛,我想我開始明白這兒的味道。
這 小店除了味道之外,還有一桶桶放在一角的廢油。「我們大概兩至三日換一次油,若多人吃炸東西,可能一天多要換. .」「那不是加重成本嘛 ?」「但炸東西油溫的控制很重要,重覆用的油會令油溫下降,炸出來的東西不好吃,而且油會產生氫化作用,吃了對身體不好。」我定定的望著師傳,連連的 「啊….」了許久,我想我除了明白廢油之外,我明白多了一個人的堅持,這種堅持在餐牌內是沒有標價的 !
這堅持還要談下去 : 煮食後的廢油若隨處傾倒,會淤塞渠道,發出惡臭,最終會污染水源,破壞環境,師傳深明此道 : 「我們的小店先前有人來收油,但不大知道用來做甚麼,總之收了就是好的,後來有一陣子沒來收,我們便整罐放到對面街市的大垃圾桶旁來處理。」「那不是頂麻 煩嗎 ? 做生意最要緊是方便嘛, 倒了不就成了 ?」我試探性地問,「當然不可以,那怎成 !」師傳眉毛揚起瞪著眼睛責問似的 : 「那會塞渠的 !」「那又不是塞你的渠 !」我再大著膽子問,他再重重的答 : 「不可以,那不可以 !」

我望著收銀機旁一張相片,那個在師傳口中常「跟住他」的兒子,每提起這 小BB師傳便甜絲絲的,圓圓的BB臉畫了套西裝,腦瓜兒上面還畫了好些公仔。還有站在櫃面一個小師傳,一直靜靜地專心聽著師傳的經驗,我想投入的不單止是 文師傳,他那對生活的點點執著,同樣在他的小店感染著別人,就像他小店中不時響起的音樂,輕輕地盪漾在徐徐的香味中。
註 花之舞:日本酒,最適宜作為刺身和天婦羅的佐酒 (老闆如是說...)
1 則留言 :
很有營商道德的老闆呢
不會為了自家收益損人利己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