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

歌壇死了沒?

李純恩批評香港歌壇已死,全因歌詞上文不接下理,新一代歌手與作詞人都像文盲,與上一代樂壇不能相比。

當然,娛樂圈中人理所當然地會圍剿李純恩,畢竟這說話真的不怎麼中聽。

黃耀明:「一直以來有許多人說這種話,現在全球唱片業因非法下載影響都不景氣,但以前的音樂和文字創作方面都沒現在的蓬勃。例如黃霑、鄭國江和林振強等都是經典大師,不應該用那一代去量度我們這一代。」

我不太認為唱片業衰退是因為非法下載,因為我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再聽中文歌了。
而另一方面,KOKIA(我現在唯一會聽的)的歌我雖然都有下載MP3,但我每一隻作品我都有買啊。
而且,就算你禁絕了非法下載,那班人難道就會去買你的CD了嗎?(依照業者的計算方法,江南STYLE 在Youtube上共有 17.4億次點擊,設這首歌價值1美元,因此對PSY造成17.4億美元的損失)
在2007年《政治經濟學期刊》上有一份新研究指出,非法音樂下載對唱片銷量並無顯著影響,這與唱片業宣稱的剛好相反。


藍奕邦:「我有看他的文章,他也是文人,文人間應該互相尊重。填詞非易事,比寫文章更難。」他更揚言下次出碟會給對方鑑賞一下:「希望他心息,是否他聽歌不夠?只是經過店鋪隨便聽而已?如果樂壇已死,我們豈不是要退休?」藍奕邦又指現在是樂壇交接期,亦是最艱辛的時期,希望大家多點包容。

我也同意真的很難。粵語有九聲,配詞真的很難。
事實上,我不太能理解甚麼叫做「你很倫敦 而我很紐約」、「你的憔悴 如像海德中你餵的白鴿 頭上烏鴉監察我蘇豪裡 於晚間」。
填詞非易事,比寫文章更難。

任賢齊:「可能他(李純恩)對食物方面比較專門,但不知他聽音樂方面品味要求有多少。」他覺得現在還有許多用心的音樂人,只是廣東歌的市場小較難發展,強調陳奕迅是個努力的好例子,是大家的學習對象。
80年代香港歌、電影的市場很小很難發展嗎?
如果香港人會去聽韓文歌、日文歌,代表韓國人、日本人也有可能會聽廣東歌吧?

我不肯定香港歌壇是不是已死,但就算沒死也奄奄一息吧。

也許「食軟雪糕 雪糕 雪糕」或「嚟啦 啦啦啦 嘻嘻哈哈」、「你有借過我 五個半 過去你對我 亦算太過照顧」只是少數 (是說…正常人都不會讓這種東西過關吧),可是就算漢學造詣沒高到可以用甚麼典故,填詞的能否「表達到他想講的」,而不是先照顧好押韻,再像玩Scrabble一樣,將合適的字詞堆砌進去?

這十年,有哪一首流行曲,仍然雋永?

P.S.有些人更奇怪,狠批李純恩自己又不能作到好曲,憑甚麼批評人?
事實上,我又沒當過特首,也沒施政管治經驗,看來我也沒資格批評CY了。

沒有留言 :